动态信息
首页-右侧图片[310*214]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学术活动 > 正文
关于举办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报告会的通知
浏览: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日 14:49作者:[我要打印]

202310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瑞典隆德大学安·勒惠利尔(Anne L’Huillier)三位教授,表彰他们在研究物质电子动力学的阿秒光脉冲产生实验方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本次报告会邀请我校原子分子所罗嗣佐、杨玉军两位教授从不同角度对此次物理学奖的工作进行解读。

    报告时间:2023109日(星期一)9:00

    报告地点:中心校区鼎新图书馆4楼会议室

    主持人: 丁大军教授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报告题目一: 探测物质电子动力学利器----阿秒光脉冲

    报告人:罗嗣佐教授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报告摘要:1阿秒(attosecond)约为光穿过一个水分子所需要的时间,阿秒光脉冲是迄今为止人类实验室能够可控产生宽度最短的光源。2023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瑞典隆德大学安·勒惠利尔(Anne L’Huillier)三位教授,表彰他们在“研究物质电子动力学的阿秒光脉冲产生实验方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本报告将介绍基于强激光作用原子产生的高次谐波辐射和利用高次谐波制备阿秒极紫外光脉冲的合成、表征实验方法和工作原理。解读三位科学家在阿秒光脉冲实验产生方法以及过去30多年来他们将该超短脉冲用于探测原子、分子、液体、材料等超快电子动力学应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将介绍一下过去几年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在阿秒极紫外光源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报告人简介:罗嗣佐,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教授,2021-2023年在诺贝尔获奖者Anne L'Huillier教授研究组开展原子阿秒时间分辨电离的研究工作,负责建立了新一代的阿秒光束线。在吉林大学主要从事原子分子超快电离解离动力学、高次谐波辐射以及阿秒光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自主设计开发了阿秒极紫外光源用于探测原子分子电子动力学。近五年(2018-2023)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高质量SCI论文35, 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22篇(包括Phys.Rev.Lett.2篇,Commum.Phys.1篇,Phys.Rev.Research(Letter)1篇,Phys.Rev.A 9篇)。受聘担任国内首个超快科学研究方向Science合作刊物Ultrafast Science杂志2022-2024年度青年编委以及Frontier in Physics杂志中Strong Field Physics and Attosecond Science特刊主题编辑。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谱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时间分辨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吉林省物理学会理事。

    报告题目二: 理论研究高次谐波发射和阿秒脉冲产生

    报告人:杨玉军教授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报告摘要: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机会,用以准确探知电子的运动行为,并更好地对其调控。本报告,将介绍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计算过程,进而模拟高次谐波发射和阿秒脉冲的产生。同时也将介绍课题组在高次谐波发射和阿秒脉冲产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报告简介:杨玉军,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等相互作用理论的模拟研究。具体包括:基于动量空间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利用玻姆力学方案研究气体靶的电离和高次谐波发射过程、分子的高次谐波发射机制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方案模拟复杂体系的高次谐波发射以及阿秒脉冲制备等,近五年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30余篇。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科学技术协会秘书处办公室

2023108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E-mail:iamp@jlu.edu.cn
地址: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唐敖庆楼C区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8817  传真:0431-85168816  

访问统计: 次(自2015年8月)
(研究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