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论科学发展(5)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只要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改革,我们就一定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矛盾,即使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好办。而要赢得群众拥护,最根本的是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本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 江泽民《目前形势和经济工作》(1999年11月15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444-445页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全面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在经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一定要统筹兼顾地抓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江泽民《目前形势和经济工作》(1999年11月15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446页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本身又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善于正确运用包括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在内的财政手段,发挥其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上的重要职能作用,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江泽民《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2000年1月19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509-510页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同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样,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大战略。“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江泽民《“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2000年2月25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519页 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页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应该贯穿“三个代表”要求。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5页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争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美国的经济、科技所以发展得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从全世界网罗了大批人才。我们要有政治远见,及早研究对策,真正把培养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来看待、来落实。 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28页 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我们要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抓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紧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特别要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提高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 江泽民《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2000年6月5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34-35页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面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巨大科技需求,我们必须开阔眼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 江泽民《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2000年6月5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36页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同时又必须不断增强国防力量,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寓军于民,是把这两项战略性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 江泽民《在参观国防军工协作配套成果展示会时的讲话》(2000年7月14日),《论科学技术》第209-210页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现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战略。如果不抓紧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就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江泽民《在听取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汇报时的讲话》(2000年8月26日),《论科学技术》第223-224页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新世纪之初,我们能不能搞得快一点,国内外都很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处在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时期,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都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从经济基础、市场潜力和体制环境等方面看,我们也完全有条件实现较快发展。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加快发展壮大自己。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8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91-92页 “十五”期间,我们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我们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 江泽民《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17-118页 发展要有新思路。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今后五年到十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还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加紧解决,就难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难以增强我国发展的后劲。 江泽民《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19页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江泽民《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121页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也必须看到,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生活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根本任务。 江泽民《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569-570页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回顾中国的历史,在十五世纪以前,出现过汉唐盛世,中国的经济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十五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技术所以逐渐落后了,很重要的原因是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机遇,没有做好发展的文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是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这个重要思想,我们始终要坚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中央在考虑新世纪初我国发展的战略时,突出强调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就是立足于这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全国上下一定要只争朝夕,加倍努力,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地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1月10日),《论“三个代表”》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