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首页-右侧图片[310*214]
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闻信息 > 正文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师生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
浏览: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8日 00:00作者:admin[我要打印]

新的学期开始了,正在面临将在吉林大学召开的中国物理学会2015年秋季学术会议,作为承办的具体负责单位,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师生们为筹备这次中国物理学界盛会,整个暑假期间一直忙碌着、辛勤地工作着。研究所的行政人员和师生们共计50多人在研究所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分工明确,各尽其职,齐心合力,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筹备工作。承担各分会联系人的老师们主动积极与相关分会负责人沟通联络,将会议程序和报告基本落实到位。负责会议保障工作的办公室行政人员在2000多人的大会场地、20多个分会场地、海报张贴交流场地的确定及保障条件,会议资料准备,与会人员住宿餐饮及交通等方面进行了逐一落实。工程技术人员还在与会人员网上注册、参会人员及提交论文的统计汇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师生们的辛勤工作为中国物理学会2015年秋季学术会议的顺利举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会议相关筹备工作正扎实有序稳步进行,会议注册人数已经达2400多人。这次会议在吉林大学举办,不仅将为来自国内外数千名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物理学学术思想和新成果的平台,也为吉林大学的师生们提供一次良好的学习交流和充分展示风采的机会,将在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研究所的师生们还以饱满的热情不辞辛苦地为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努力工作着。暑假期间,很多研究生放弃回家度假,在教师们的指导下一起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各个研究组都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刘喜哲副教授在太阳能电池光转换效率研究方面成果为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接收发表。金明星教授带领几名唐敖庆基地班学生昼夜进行实验研究,在空气中超快强激光产生等离子体成丝、固体材料表面烧蚀机理等方面获取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景俊教授在离子阱囚禁钙离子退相干过程抑制、非马尔科夫热库驱动下三能级原子热传导、超导回路与纳米机械振子耦合等问题上做出了优异的成果。王志刚教授研究组在紧密相关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需求的反应机制研究方面,以及在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类共价特性研究方面、f电子与sp电子强关联的基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研究工作分别已经在Phys. Rev. A、Sci. Rep.、Phys. Chem. Chem. Phys等学术刊物接收和在其它一些权威学术刊物上投稿。近年来研究所根据科学研究前沿和学科发展需求,着重进行了创新研究平台的建设。在暑期期间,先进的电子-离子符合成像测量装置调试基本完成,极紫外高次谐波产生装置安装调试正在抓紧进行,新近购置高功率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器也安装完毕投入运行,这些装置仪器将在进一步提升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创新研究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来暑期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旺季。在这个忙碌的暑假里,研究所师生们积极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国内会议学术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有12人次分别参加了第二十九届光子电子原子碰撞国际会议(西班牙)、第三届短波长强光场中原子分子过程国际学术会议(德国)、第二十五届国际激光物理学术研讨会(上海)、第十届国际超快光学学术会议(北京)等。我校丁大军教授在光子电子原子碰撞国际会议上当选为这一有近六十年历史的国际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重要学术会议的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在烟台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上,研究所有45名师生参会并提交会议论文36篇,是国内高校及研究所中参会人数及提交论文最多的单位,博士研究生李苏宇同学获优秀海报论文奖。在此次会议上丁大军教授再次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近年来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注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注重基础研究,注重人才培养,在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和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上下功夫,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获批16项(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获批10项、凝聚态物理学科获批6项)。特别是在物理类基金资助项目中获批10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和凝聚态物理学科各获批1项)。数据显示,在此类资助项目中我校共获得23项资助,累计总经费为1530万元,其中研究所获批项目占项目总数43.5%、经费总数65.8%(包括原子与分子物理683万、凝聚态物理324万)。这些为未来几年研究所大力开展创新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在全所教工大会上研究所党政班子对新学期提出了要求,要求全体师生按照学校部署,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创新科学研究,以崭新的面貌和更优异的工作成绩,为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E-mail:iamp@jlu.edu.cn
地址: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唐敖庆楼C区  邮编:130012
电话:0431-85168817  传真:0431-85168816  

访问统计: 次(自2015年8月)
(研究所地图)